好书推荐
第一百一十期

来源: 时间:2022-10-19 点击量:

1.《管理思想史》

作者:丹尼尔·雷恩等著,孙健敏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管理思想史》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入门书籍。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始终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目的是为了证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都是发展演变的,同时也表明了人们和各种有关组织的设想是如何随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准则及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丹尼尔·雷恩对有重大贡献的管理学者的活动背景、思想和影响加以研究,以此来说明管理思想从最早的非正规时代起,一直到当代的发展演变过程。早期的管理学研究更注重于对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的研究,现在转向为重视研究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2.《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

作者:斯科特著,姚伟、王黎芳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一书讨论了各种制度理论之间的异同,评述了关于组织的制度研究的历史以及最新进展。并明确了其将来的研究方向。本书所提出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以及制度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评述了经济学,社会学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探讨了符号、关系、惯例、人工器物等对各种制度安排的传播。讨论了组织场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制度理论、组织理论和组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3.《教育管理学:理论·实践·研究》

作者:霍伊、马萨尔著,范国睿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育管理学:理论·实践·研究》阐述了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的发展。学校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学校存在着科层制与专业化的结构性矛盾。个体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理论流派为探讨学校个体的需要、目标、信念与动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中存在着权力与政治矛盾;学校组织文化与氛围在学校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校决策模式的作用、价值与适应范围不同。学校效能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关注点,尽管有关学校效能的观点不一,但追求以学业成绩为核心的绩效责任制正成为学校改进的焦点。学校领导肩负着为学校效能负责、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等多重职责。

4.《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作者:石中英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一书主要研究了几百年来一直困扰教育学界的“教育学是什么”的问题。系统批判了历史几种主要的研究框架及其教育学观。从文化学角度深入分析了教育学活动诸要素与定文化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比较了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传统提出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教育学的民族性格”、“教育学的理论品格”等重要概念和命题整个研究视野广阔、材料丰富、结构严谨、富于创见、对于确立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自主及各教育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具有较大的方法论意义。

5.《教学设计原理》

作者:R·M·加涅著,皮连生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加涅吸收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也吸收了建构主义的心理学思想,还进一步形成了一个能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新体系。由于现代心理学能够适当地解释课堂内发生的大部分学习现象,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从此,教学设计便开始扎根在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土壤之中了。加涅在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他的代表作无疑代表了20世纪科学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最高成就。

6.《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书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风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读物。作者形象地将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过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

7.《什么是心理学》

作者:艾伦·帕斯托里诺等著,陈宝国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轻松,简洁,富有趣味性。相比于《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更加简要清晰,受到大一新生们的青睐。该书介绍了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之间的差异,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以及心理学应用实例等。该书通过将心理学理论同作者咨询案例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为我们一一讲述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8.《童年的秘密》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百年前的观察和理论,在如今依然深入人心。回归儿童重视儿童本真,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来尊重,正如作者言“我意识到,儿童没有羞怯感,在他们心灵和环境之间不存在障碍,他们的成长是充分和自然的,好像莲花打开白色的花瓣,完全伸出心蕊,吐露着芬芳,沐浴着阳光。”

9.《人是如何学习的》

作者:约翰·D·布兰思福特著,程可拉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我们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人是如何学习的》集合了美国当代学习科学顶尖研究人员的智慧,对人类学习的科学基础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更好地将学习科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连接起来的关键的问题。

10.《科学的历程》

作者:吴国盛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内容简介:一部普及性、通俗化的科学通史,以历史叙述的方式,从古代写到现代,以西方科学为主线,全面而通俗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思想成就和社会影响,且附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图片。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观、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自古至今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书中对埃及、苏美尔、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做了简明清晰的描述,继而用较大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希腊文明,描述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古希腊的蓬勃发展,以及中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甚至沿至现代科学,对相对论、量子论、现代航空宇宙等都进行了通俗性的介绍,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

11.《什么是教育》

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02.23-1969.02.2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作者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12.《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作者:内尔·诺丁斯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13.《影像中的教育学》

作者:陈大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形式,将日常生活提炼、升华,在影像中带给人震撼人心的力量。电影中有大量可供我们反思的教育案例,它们生动、直观、感性,更能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观看影视作品,将使我们迸发新的感触和发现,也会给教师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本书精选30余部教育电影反复品鉴,探讨教师的教育理念、自我认同、专业成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职业规划,乃至人生选择、人际沟通等问题,旨在用高度凝缩的影视案例来解读教育现象,揭示成功案例的实践启示,讨论疑难案例的深层原因,提供问题案例的解决策略。阅读本书,将为您审视、反省、改造、实践自己的教师生活和教育人生提供新的可能。

14.《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

作者: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译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分析了大学的要素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大学组织模式,对提出的四种模式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提出大学管理人员通过运行中的组织过程对大学发挥影响的方法。本书中大学的领导是贯穿始末的重要问题,基于大学的组织特性,大学的领导具有不同于其他组织领导的特征。如何使大学的领导趋于有效,可以考虑控制性的领导与管理,领导者的复杂化与正确学习平衡管理。作者的思想对于研究大学的领导问题有借鉴意义。

15.《教育变革:利用脑科学改善教学与校园文化》

作者:奥拉西奥•桑切斯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受到万众瞩目,但人类对自身智能——人脑,了解依然有限,对思维与意识如何发生依然不甚明了。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脑科学高深又复杂,更遑论运用它。本书将脑科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利用最新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来揭示大脑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某种行为。比如怎样让大脑为学习作好准备,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与高水平思维,怎样通过具身认知来学习,等等。总而言之,整本书的重点在于让抽象的脑科学变得具体,教师通过脑科学进行教育变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重新点燃学习热情,从而改善每个孩子的生命质量。

16.《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作者:刘儒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本书正是秉持这一目标,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辅导策略,本书精选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体例安排上,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本书都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的探究兴趣。

17.《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作者: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主要描述了苏霍姆林斯基与一个班级的31个学生朝夕相处的五年生活,全书由两部分构成,共辑录41篇短文。其中,第一部分为“快乐学校”,它由17篇短文构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重点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部分为“儿童时代”,它由24篇短文构成,在这一部分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其小学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

18.《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

作者:邵夏珍玛利娅・蒙台梭利万信琼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全球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儿童之家”的创始人,玛利娅·蒙台梭利在多年观察、实践和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被全球公认的蒙氏早期教育法及教学体系,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幼儿教育革命,以其名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全球110个国家。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发现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19.《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

作者: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者结合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亲身经历,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的影响、实施劳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课改的逐渐推进以及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把教育当做毕生的事业的有思想、有行为和效果的优秀教师。

20.《大学与伊甸园》

作者:彭笑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现代大学教育发端于19世纪,盛行于20世纪。到21世纪,大学的格局在国际层面上大致成型。但是,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教育,我们能够从先进国家的大学体制中承袭什么?中国大学教育的特色具体在哪里?《大学与伊甸园:理性教育与人性发展》试图用科学理性的思路,对中国年青一代在大学中的被教育、自我教育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本书从现代大学的成因、任务、机遇、挑战几个方面展开,全书分为大学的价值、大学的教育方略、大学与教授、研究型大学、大学与中国以及结语几个部分。重点探索了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决定性价值,并着重讨论了现代生活方式下人性发展与人类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关系。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以科学智慧和知识为主要素材,通过理性教育来发展适应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个性,进而培育个体在公民社会和职业社会中享受人生的能力。



上一篇:第一百一十一期
下一篇:第一百零九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