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第一百零九期

来源: 时间:2022-09-21 点击量:

1.《大学的未来

作者:德里克·博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学的未来》综合展现并客观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利弊得失,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殊性、优越性以及脆弱性,同时从本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学术研究三方面阐述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作者反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认为纵使过程困难重重,但改革创新仍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案例。通过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2.《大学排名:理论、方法及其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者:(韩)郑俊新,(美)罗伯特·K.陶克新,(德)乌尔里希·泰希勒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郑俊新、罗伯特·K.陶克新、乌尔里希·泰希勒主编涂阳军译的《大学排名理论方法及其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影响》一书对世界大学排名的理论、方法、影响及政策建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读者了解世界大学排名中存在的争议开启了一扇智越之窗。作者同时也提及了世界大学排名可能被政策制定者及科研机构领导者所误用。关注世界大学排名的各利益方往往沉漫在排名体系描述的位次中,而或多或少忽略了排名体系内部方法的逻辑混乱。该结果导致许多科研机构将资源过度分配于如何提升其排名位次上,从而深受短期政策带来的恶果的影响。虽然排名被广泛用于政策制定与学术讨论中,但本书系统探讨了排名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这在本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

3.《中国哲学概论

作者:张学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天人视域下的中国哲学为开端,从形上学、知识论与逻辑学、政治学与伦理学四个向度深入讨论了中国哲学的经典命题与概念。作者在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地域特点、范畴概念和思维特点,还辨析了中国哲学与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全书引经据典,论述严谨,思辨性强,是作者对中国哲学深度思考研究的精华。本书大量使用中国古代哲学语词,行文时也多古语与现代汉语交叉使用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哲学意味。本书不仅适用于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是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课程的重要教材。

4.《对话与变革——智能媒体技术驱动下的国际传播》

作者:田智辉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话与变革为主线,探讨智能媒体技术下新闻传播模式面临的新变化,重新考量新闻价值与定位,梳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演变进程,通过案例分析社会化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探究智能技术构建的新型文化寓意。全书结合国内外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模式和国际主流媒体对华传播的策略研究,探析媒介环境渐变下媒体新闻实践的未来走向。

5.《教育研究

作者:李玉杰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规划课题——“科学发展观下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上篇系统阐述教育科研全程管理的内涵与特点管理者与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定位、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管理的文化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等。下篇系统阐述教育科研多元评价的功能原则、内容、方法、过程、制度与指标体系。该书试图建立和完善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层级教育科研管理网络,建立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一系列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高效有序的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健康的教育科研文化,丰富和发展教育科研管理理论,为破解教育科研质量不高、精品少、原创少、突破少的问题,实现学校、区域之间以及各类教育之间的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实现教育科研本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6.《教育的目的

作者:怀特海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7.《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Daniel T. Willingham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8.《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作者:萨尔曼·可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现行教育模式已有200余年历史,可汗认为,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社交网络盛况空前的时代,免费、灵活、适合个体、全球共享的教育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本书中,他以“可汗学院”的成功为证,分析了当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之处,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与高效的新概念。当教育没有了贫富之分,课堂没有了年龄之别,实习没有了假期之限,当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而学习,教育才能最终达成其目标

9.《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作者:约翰·D·布兰思福特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人是如何学习的》是美国国家研究院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学习科学开发项目委员会主持的一个课题,由国家科学院和美国教育部基金资助,参与者有16位国际著名的学习研究专家教授,分别来自美国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该课题以原有的学习研究为基础,借助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历时两年,最后以论著的形式发表。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委员会认为理解专家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因为这使我们能够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

10.《美国精神的封闭

作者:艾伦·布卢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这部书对人们大有启示作用。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认识到民主体制本身并不是一切,它的运作必须另有一种健全的文化精神与之配合。

11. 《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作者:李平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十六世纪爆发在德国继而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分析和探讨了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生平活动及其宗教思想, 指出了新兴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历史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2.《增长的极限》

作者:(美)德内拉·梅多斯,(美)乔根·兰德斯,(美)丹尼斯·梅多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本最初写于1972年的经典之作,曾因论点“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引起激烈争议。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本书一版再版,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价值,低碳经济、生态足迹正在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历经三次改版后,本书更大的价值也正为人们所接受,即增长应被视为广泛的,并不局限于地球和经济,我们自身的心智、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如投资等,无不有此追求。而这些行为模式也有其可能的极限和过冲。至此,本书再次成为挑战现有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必读之书,是系统思考方面的典范之作。所有对未来、人类行为、思维方式保持开放心态的读者,都不可错过这本经典佳作

13.《激动人心的年代》

作者:李醒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激动人心的年代: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从科学内部史和外部史两个角度,从宏观概括和微观分析两个方面,全面考察、论述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对这场革命的背景、起因、经过和结局以及其中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运用翔实的史料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从哲学的高度对这场革命进行了中肯、独到的分析和总结;澄清了诸多源自列宁著作的误解、曲解和讹传,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观点的估价和看法。《激动人心的年代: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被评论者认为“对世纪之交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是国内专门涉及物理学革命的第一部专著”。《中国青年报》记者为此曾写了《冲破理论禁区——访青年科学哲学工作者李醒民》的通讯报道。这部著作不仅在学术上多有创新,而且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4.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

作者:乐秀成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书名中的“G”,指本世纪伟大的数学、数理逻辑专家哥德尔 (Gdel) ,“E”指当代杰出的画家埃舍尔 (Escher) ,“B”则是巴赫 (Bach) 这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大师。这本书指出有一条永恒的金带把数理逻辑、绘画、音乐等不同领域间的共同规律连在一起,构成了人工智能和生命遗传机制的基础。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过于深奥,已超出了本书的论述范围。但值得注意的是,霍夫施塔特的这条金带从更深的层次上把音乐 (巴赫的作品) 和自然 (人的智能、遗传机制) 连了起来。

15. 《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

作者:卡普拉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作者是卡普拉是《物理学之“道”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第一部。这本书的宗旨,是要阐明东方智慧的精神与西方科学本质上是协调的。它企图说明现代物理学远远走在技术的前面,物理学之道可以说是一条具有核心的轨道,是通向精神知识与自我实现的道路。

16.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作者:刘青峰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发展的历程、机制和社会背景,进而剖析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技术和社会结构原因。站在今天来看,本书最大的特点仍然在于,它是一本极其讲求整体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史论著作。相较当下学术研究趋于微观、趋于专深的学理特点,本书以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仍不失当年的新鲜气息;而它关照社会热点和注重科学普及的人文关怀,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庙堂之论,今天读来更是让人倍感亲切

17. 《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

作者:汪家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是写有关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张元济先生的一本书,收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的一种。 给张先生作传,有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绍曾先生撰写的《近代出版家张元济》一书,该书以记叙论述为主。以材料作为说明问题的手段与论据。而《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一书则组织第一手材料,让材料自己说话,引出结论。书中所用第一手材料实为难得,而且还对张先生的出生日期等作了考证。该书将张先生的一切活动与当时的大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为其中活跃的一员来描绘,周围环境交代得十分清楚,读后能使人增加不少近代史常识和专业知识。

18.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作者: (英)齐格蒙特·鲍曼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 ,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贫穷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 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19. 《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

作者:杨君昌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书从介绍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着手,叙述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主要内容诸如边际效用说、边际生产力和成本理论、资源投入最佳配置、竞争市场类型作了概括的介绍。

20. 《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复杂性》

作者:罗伯特·杰维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基于三十多年的观察,罗伯特·杰维斯推断,许多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政治学理论,其基础是错误的。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出发,作者观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事物相互联系的世界中,我们行为的非故意后果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测的。作者引用了广泛的例证来说明这些系统效应的本质,运用了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展示了政治行为者如何根据对系统效应的预期改变他们的行为,并探讨了政治行为的系统理论如何解释预期和战略在政治行动中的作用。这本书所引入的富有说服力的新概念,不仅有益于国际关系理念家,而且有益于所有对比较政治学和政治理论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


上一篇:第一百一十期
下一篇:第一百零八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