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第一百零三期

来源: 时间:2021-11-15 点击量:

1. 《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

作者:王佳佳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家上学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彰显了多样化、选择性的价值和家长的教育权利,也是个性化教学的成功实践。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在家上学”远远走在前面。《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因,“在家上学”教育活动的实践状况及其成效,“在家上学”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争论和博弈,以及“在家上学”运动的未来发展。本书对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的理念、发展演变、教育教学、社会基础等的研究,以及对“在家上学“合法化进程的研究,对于正在中国兴起的“在家上学“可谓是“及时雨”。

2.《人脑如何学数学——教育神经科学译丛》

作者:[美] 戴维·A.苏泽著赵晖等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脑与数学认知研究领域中各种有趣的研究成果的解读,为数学的各种教与学的理论提供坚实的佐证,并开拓新的观点。作者用简洁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脑神经科学研究对于数学学习问题的解释;从人脑发育的规律,从一般认知学习的特性等方面,为数学的教与学提出了建议;针对从幼儿园到中学的不同时期,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可以为中国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

3.《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

作者:[美]林赛·沃斯特著,王小莹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作者以其特有的犀利文笔和罕见的坦诚,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商业化改造之后人文学科所发生的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变化,首先是学术成果的量化管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荒唐现象是,在大学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学者,而是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校园越来越像公司,而教师越来越像公司白领,被驱赶着生产一些莫名其妙、对他们本人来说越来越没有内在意义的产品。《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所抨击的现象不仅美国存在,中国甚至存在有过之无不及的趋势。

4. 《语言本能》

作者:[美]斯蒂芬·平克著,洪兰译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本由真正的专家所写的关于语言的书,可读性非常高。平克非常技巧地把一个想知道的语言问题提出来讨论,不但从语言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着手,他还有深厚的生物学知识。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一般人对于语言学上的问题在哪里,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松方式,拨开云雾见青天,把人们带出牛角尖。不管这本书将来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上的影响为何,《语言本能》这本书已经在科学普及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平克的这本书,无疑地会使读者开始尊敬对这个令人惊奇的自然现象——语言。

5.《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作者:[法] 皮埃尔·布迪厄著,杨亚平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是布尔迪厄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之一。他运用独特的社会学方法,分析了法国教育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作为法国领导阶级原动力的文化资本的重要作用,从而描绘了国家精英的进化历程。这本著作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惯习、资本和场域为核心概念,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场域的考察和反思,深入探讨了知识、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学校是维持社会不平等的工具,揭开了在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行动背后的不平等真相。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基础, 阐述了法国教育精英体制化的过程, 深入展示了作为法国精英教育的名牌大学如何与国家的权力场域联系和互动从而促进教育和权力机构本身的再生产。

6.《半开放社会》

作者:郑也夫

出版社:香港文化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半开放社会》是作者对今日中国社会的定性。我们高唱“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的社会却依旧是半开放社会。它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户籍。其开放的内容就是农民可以到城市打工。其不开放的内容是,城市户籍所涵盖的全部待遇、福利,是农村户籍者享受不到的。户籍就是身份。于是,无数农村子弟立志高考的一个根本愿望是改变身份。英雄是群体中的极少数人,大众是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这是语义上的约定俗成。所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话其实不通

7.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作者:李弘祺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一直在寻求一种完美的机制,能够让个人的学习乐趣和社会责任获得平衡。而中国传统教育对此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本书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等,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 各个方面。本书论述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对于私人讲学、考试选才、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建立、书院的兴盛,以及大众教育,都巨细靡遗。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论及儒家经学在教育上的深远影响,是权威人格与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强调道学思想摆脱威权和科举,培养自我的重视。同时也论及佛教与儒家教育的互动。在教育的实际运作方面,论述识字、家庭教育、技术教育、平民教育、课程的演变,以至学生的生活和运动等。本书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8. 《吾国教育病理》

作者:郑也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为什么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企业招不到好人才?为什么学校忙于各项评比?为什么教师喟叹职业尊严?大家都在说教育出了问题!当我们走在歧路重重的教改之路上,《吾国教育病理》将给我们全新的启示,重新思考当前教育的病因与解决之道!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

9.《大学之理念》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雅斯贝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希特勒专政晚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德国大学经历了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本书是作者对大学理念的一些思考的结果。本书的主旨是: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一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为了阐述这一理念,作者首先考察了大学精神所安身立命的人类精神生活。然后作者分析了大学的目标和条件:大学的任务、功能、制度和学科分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人的因素和国家社会条件等。

10.《教育的目的》

作者:[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

出版社: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怀特海认为教育应充满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经常看到伟大和崇高,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界提倡的 “素质教育”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具有参考与指导价值,今天读之仍能获益良多。《教育的目的》提出了饮誉欧美教育界的“教育三阶段论”,即浪漫阶段、精确阶段与综合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进行理解”的阶段,其主题在于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探索新鲜的事物,发现种种未知的联系和可能性。精确阶段关注对知识的精确表达。综合阶段是“回归浪漫”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周期,也反映了教育的实践周期。该理论非常具有迁移与应用价值。

11.《民主主义与教育》

作者:[美]约翰·杜威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民主主义与教育》体现了探索和阐明民主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和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教育事业的许多问题所作的努力。讨论的内容包括从这个观点来考察,提出公共教育的建设性的目的和方法,并对在早先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但在名义上的民主社会里仍在起作用以阻碍民主理论充分实现的有关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各种理论,进行批判性的估价。

12.《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美]威廉厄姆著,赵萌译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13.《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作者:[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该书从“全人类教育思想”出发,既探讨了教育理论,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主张从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主动性。该书丰富和发展了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开创性地论证了必须把教育置于自然与文化适应性这两个基本的原则上,所提出和论证的教学论体系包括33条教学规律和规则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14.《大学的理念》

作者:[英]约翰•亨利•纽曼著,杨慧林,金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学的理念(中文导读插图版)》几乎涵盖了纽曼所有有关大学的哲学思考,其中提出了很多在当时的欧洲高等教育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比如宗教在大学中的地位、大学中的道德观、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冲突、学术社区的特征、文学的文化作用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等。但就历史背景而言,纽曼及其大学教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15.《教育论》

作者:[英] H.斯宾塞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穿了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塞批评了以往的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在儿童身体、道德和智慧的训练上弊病太多。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他把“完满生活”分为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抚养子女、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等 5种活动。

16.《论儿童教育》

作者:[法]蒙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论儿童教育》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之一种,选自蒙田的《随笔集》。选题的起因是,有的教育研究者把蒙田列为教育家,认为他写的《论儿童教育》等篇目阐述了儿童教育的真知灼见,是“教育名著”。同时,蒙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前瞻的现代意识对后来17世纪的英国教育家弥尔顿和洛克、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者吸收了蒙田的教育思想。

17.《学校的变革》

作者:[美]克雷明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学校的变革》把进步教育的历史与进步时代的主流的学术和社会历史联系起来,并且在美国历史这个更广泛的范围中考察进步教育的重要地位,《学校的变革》“被看做是教育史领域新的历史编纂学的范本”。

18.《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作者:单中惠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它是全人类的事业,因此,理所当然地受到全人类的关注。收入本书的教育名著的作者并不都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之中有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史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将军、神学家和雄辩学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人站在教育岗位之外看教育,往往比圈内人士更能别具只眼,入木三分。因此,善于“兼听”的读者必然从中受益。

19.《伦理学是什么》

作者:[美]史蒂文·卢坡尔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了道德哲学的主要理论,勾画了伦理学的大致轮廓,对“好生活”的快乐主义和至善主义理论的独特叙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元伦理学方面,本书围绕“道德主张的地位”问题,概述了主观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神命论三种理论;在规范伦理学方面,本书围绕“我们应该怎样生活”问题,以不同学派对善和正当的不同诉诸为基点,概述了快乐主义、至善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和契约论理论。

20.《教育思想的演进》

作者:[法]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法国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并集中刻画和分析了几组历史个案。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被史学界公认为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对后来法国“年鉴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影响。本书为涂尔干的重要著作之一,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在史学、教育学、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为第一个中文译本,并且译文出色,必将为广大学者所重视。


上一篇:第一百零四期
下一篇:第一百零二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